这几天,刘女士有些郁闷:上周五到一家服装专卖店拣便宜货竟然拣回一肚子气。原来,冬装全面上市后,这家服装专卖店推出秋装搞促销活动,刘女士花150元钱买下一件据说刚上市时卖到300多元的针织上衣,但回到家里才发现,买到手的便宜货根本就不是这个店的专卖品牌,而是杂牌货,朋友们说顶多值七八十元钱。而找到专卖店理论,店员竟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也没说店里卖的都是专卖的牌子啊!
沈阳日报讯(记者王时勤)专卖店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儿?11月18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服装、灯具、化妆品专卖店,还真发现了不了猫腻儿。
在中街一家休闲服装专卖店,紧挨着门边的一个大堆头上,零乱地放满了各式各样过了季的秋装,全卖一个价:80元。记者在这堆衣服里翻了翻,有的衣服跟该专卖店专卖的品牌毫不相干,商标上也无中文标识。店员支支吾吾地说,这些牌子的服装跟专卖牌子都是一个厂家生产的,质量没啥区别。
在另一家服装专卖店,卖杂牌服装的问题同样存在,但店里的工作人员并不遮遮掩掩:“一般大牌子的专卖店在加盟的时候都会签下协议,只能经营专一品牌,不准别的牌子进店;但小牌子管得不严,卖点儿杂牌子是常事。”据透露,专卖店卖杂牌子,一来可以拉动人气,二来杂牌子价格活泛,有赚头。这位销售人员说,现在的消费者,购物的积极性全靠商家搞促销、打特价来拉动。搞点便宜的杂牌货,打出“低价狂甩”的招牌,自然会带来人气。不可否认的是,杂牌子能卖得出去,借的还是专卖品牌的光。
专卖店销售的专一品牌,一般在市场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专卖店不专卖,基本都是小牌子傍大牌子、杂牌子傍正牌子,但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情,冲着专卖品牌才进店消费的购物者就很容易上当了。
记者注意到,卖杂牌子的专卖店很少提醒顾客哪些商品不是专卖品牌,颇有鱼目混珠的意味。日前,黄先生在某灯具市场一专卖店花3000多元选购了一组灯具,并由经营者送货上门、安装。专卖店出具的单据只标明了灯具的型号和价钱,没有标明是哪个品牌,当时黄先生也没有留意。结果一个月后在灯具出现质量问题时,才发现不是专卖品牌。找到商家后,商家称店内前部区域销售的是专卖品牌灯具,其他区域是别的品牌灯具。但是,当时专卖店并没有告知消费者。
文章来源: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