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0年第二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山东潍坊瑞麦食品有限公司4月18日生产的“旺旺仙贝”被查出大肠菌群,食用后可能会拉肚子。维维企业旗下的一个批次的中老年奶粉钙含量没有达到企业标值,检测不合格。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看到,潍坊瑞麦食品有限公司4月18日生产的“旺旺仙贝”520克被检测出“不合格”,理由是查出含有大肠菌群成分。
旺旺集团营运部相关人员昨日称,不合格产品已召回,现在市场销售的可以正常食用,但何时召回的,没有进行明确。长春市旺旺食品供应商陈经理称,长春市场上还没有过山东潍坊的旺旺仙贝产品,“长春就有旺旺集团的分公司,给本地市场供货我都是从这家公司进购。”
银川维维北塔乳业股份有限公司3月18日生产的400克中老年奶粉,钙含量实际检测量为661mg/100g,未达到企业标出的750mg~1800mg/100g。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耿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方案,对此次抽检结果如何处理还在商定中。
另外,华硕K40AF笔记本电脑的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骚扰被检测出不合格。华硕客服代表谭先生昨天对此消息很惊讶,“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现在不能做任何解释,稍后可能推出相关信息。” 知名品牌“上榜”
截至8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先后两次对4700多家企业生产的56品类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共发现573个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其中,第一次抽查了2519家企业,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共有317个,第二抽查了2245家企业,共有256个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产品不乏知名公司所生产,甚至有些产品家喻户晓。
国家质检总局今年两次产品质量抽查涉及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等。
根据抽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10类日用消费品中,只有空调质量过硬。在该类项针对洗衣机产品的抽查中,69家企业生产的69种洗衣机产品,共有8种产品不合格。这些不合格洗衣机产品的生产商,甚至包括知名品牌格兰仕、美菱等。
在抽检的10个省市30家企业生产的37种彩色电视机产品中,有7种产品存在问题,合格率只有81%。涉案问题产品的企业包括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万德福电器,前者的品牌为BenQ,该品牌为台湾明基所有;后者生产的品牌为先科。
在国家质检总局今年的两次产品质量抽检中,食品饮料行业一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8月2日公布的食品饮料抽检结果中,接受抽检的868家企业共有62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在7月2日公布的第一批抽检结果中,共有45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目前流行的桶(瓶)装饮用水的抽检结果最不乐观。根据抽检结果,共有294家企业生产的300种瓶(桶)装饮用水产品接受检验,但是发现有24种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主要涉及菌落总数、电导率、亚硝酸盐问题,问题最多的是菌落总数超标。
膨化类食品质量问题也相对严重。本次抽检的17个省市140家企业生产的160种膨化食品,结果发现有22种产品不合格,合格率只有 86.25%。其中知名企业旺旺集团在山东的子公司潍坊瑞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旺旺仙贝,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王卓铭 张旭 孟岩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链接:大肠杆菌危害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为人知,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
大肠杆菌容易导致的疾病
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急性腹泻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举例
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 : H7是大肠杆菌的其中一个类型,该种病菌常见于牛只等温血动物的肠内。这一型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管出现严重症状,如带血腹泻。
病征: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包括严重的水泻、带血腹泻、发烧、腹绞痛及呕吐。情况严重时,更可能并发急性肾病。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该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致命。近期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毒奶粉害人不浅
“毒奶粉重现”
★甘肃青海吉林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警方在青海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原料来自河北等地,生产的奶粉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吉林也查出黑龙江生产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奶粉。行业专家直言监管有死角: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些问题奶粉再现是因为一些经销商手上的“毒奶粉”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销毁。王丁棉认为,问题奶粉的再现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的死角,问题产品从企业售出后,卖给了谁,并没有真正跟进调查。
“麦乐鸡门”
★美国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麦当劳中国公司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北京食品办也表示,此二者确属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根据我们的学习,这两种拗口的化学成分,从橡胶和石油中提炼而来,却不是被普遍应用的新成果。据报道,英国麦当劳声称因为禁用,当地麦乐鸡并不含有上述两种成分,而美国方面也尚未给出正式结论。
★毒奶粉坑害百姓,更伤害了无数了本应充满欢乐、生气与希望的家庭。麦乐鸡虽然被监测,符合标准,但是仍然无法打消消费者的质疑,70%消费者选择拒绝“麦乐鸡”。上述事件爆出的相关部门监管死角与食品标准的漏洞值得深思,这也给智能建筑行业提了个醒儿--需要加强监管,补充标准漏洞。
★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