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20日网讯】都说买东西容易,修东西却难,这话体现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上尤为明显。在购买家电的过程中,消费者常常忽视了作为电器品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售后服务,问题发生时却平添不少烦恼。近日,记者走访各方,为您揭示家电维修中存在的种种猫腻。
电视偏色了、空调没氟了、冰箱不制冷了……居家过日子,家用电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过了保质期,收点费用咱老百姓也能接受,问题是,既然家电是“品牌”的,那提供的售后服务也该有“品牌”保障。“品牌”的服务,您享受了吗?
售后维修收费,要多少是多少
家住港口区东港小区的谭女士对某国内知名品牌的电器情有独钟。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微波炉统统都是一个牌子。“国内大品牌,质量好,也有售后维修点,用着放心,维修也方便。”这是谭女士的购物经。
可是最近,谭女士发现了一个让她哭笑不得的情况——“我家的电器基本上都是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了!洗衣机刚过保修期两天,冰箱超过保修期三天,微波炉更厉害,过保修期才一天!”既然坏了就要修,售后维修的小伙子也颇为热情。洗衣机需要更换零件,只见小伙子从工作箱里取出三个看起来相同的零件,随便拿了一个换上,再把线路接好,洗衣机就算修好了。“180元。”小伙子一边收拾工具一边开价。“
“这么贵!不就是换了一个小零件吗?”
“这是我们品牌专用的,质量好,外面的便宜,但是你敢用吗?”一句话让谭女士乖乖付了钱。
谭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零件,并且看起来都不像是新的,但是现在的售后维修都是这样,没有明码标价,他们张口开个价,说多少就是多少了。
名牌电器维修点难觅,小城市的痛
“几个月前我家的冰箱就不制冷了,虽然还在保修期,但是维修点在南宁,维修人员不愿意过来,我总不能开车拉上去修吧!”家住防城区大西南附近的黄女士愁容满面。
追求生活品质的黄女士一年前从南宁购买了一台国际知名品牌冰箱,现在却成了一件摆设。黄女士拨打该品牌售后服务热线,被告知当地没有维修点,稍后会安排就近城市的维修人员与她联系。果然, 20分钟后,有南宁电话打来,称是该品牌维修人员,向黄女士进一步核实故障情况,表示会尽快安排人手上门服务。黄女士一再追问具体时间,对方含糊表示会尽快。如今一个星期过去了,依然不见有维修人员上门。“当时觉得大品牌质量有保证,使用更放心,多花个几百元图省心,谁知道,多花了几百元竟然买了个闹心!”黄女士看着冰箱,一肚子苦水。
遇到相似情况的还有家住桃花湾广场附近的唐女士。4年前,唐女士家里就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去年开始,机箱开始无故漏水。“当年的销售商已经找不到了,我开车在港口、防城转了几圈,都找不到这个品牌的店面。后来按照保修卡上的电话直接联系厂家,厂家的答复是在防城港已经没有销售点和维修点,让我找别家品牌的维修师傅过来修一下。可是请来别家的师傅,都说配件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办法修。”
曾在河池、南宁工作的唐女士告诉记者,调来防城港工作后,发现很多不少品牌产品难觅售后维修点。“新发展的城市,条件不成熟,还是买大众一些的品牌方便些。”
来无影去无踪,恼人的维修“游击队”
在居民楼里,随处可见上门维修家电的小广告,罗列着无所不能的维修技能和醒目的电话号码。家住港口区外贸大院的刘先生,就是这类小广告的受害者。
春节期间,刘先生家的空调罢了工——冷暖空调不制热了。因为已过保修期,刘先生想起走廊上张贴的小广告,便按照电话打过去,不一会就来了一名黄师傅。黄师傅拆开空调修了一会,说是线路有故障,接好线,果然暖风徐徐。黄师傅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修理空调的精神让刘先生颇为感动,痛快地付了80元的修理费。谁知好景不长,刚过一天,空调再次罢工。刘先生再一次拨打黄师傅电话,不一会,黄师傅又来了。这次,黄师傅更加认真仔细地检查了空调,一阵修理后,又是暖风徐徐。这次黄师傅开价200元,说是换了零件。“200就200吧,能修好了就行。”虽然感觉有点没谱,但刘先生还是付了200元维修费。谁知这次好景更短,傍晚时分,空调又一次罢工。刘先生再拨打黄师傅电话,再也没有人接听了。280元花了,不能制热的空调依然如故。
售后维修,究竟是支怎样的队伍?
售后维修,究竟是支怎样的队伍?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对本市部分维修网点进行了调查采访。
港口某家电卖场负责人透露,以彩电售后维修为例,目前市面上在销的主流品牌,无论内资外资,有能力构建覆盖全国售后维修体系的不足两成。一个维修点,往往给几个品牌代工。近年来家电价格战愈演愈烈,而售后服务几近无利,目前有超9成的家电企业选择将售后服务外包给市场上的维修公司,以降低成本。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通某空调售后维修电话,询问更换空调遥控器的价位。该品牌维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换一个原装的需要120元,普通的60元。其实换个普通的就够用了,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记者再三砍价,最终以5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非原装遥控器,维修人员还大方地赠送了两节电池。维修师傅上门安装调试,可以正常使用,可该维修人员并未给记者开具任何收据和发票。随后,记者前往位于沙氵万路的某私人家电维修店,发现同品牌空调遥控器在这里只需要10元钱。该店老板说,现在售后维修价格高得离谱。同样的维修,他们这里的价格差不多是售后的一半,甚至还少。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与某维修公司的员工攀上了老乡,这家维修企业承包了多个品牌的售后服务。这位老乡告诉记者,不管是在“三包”期外还是在“三包”期内,对每一个消费者的维修申请,承包商都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说,一般在“三包”期内,由于是免费维修,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厂家的特约维修费,在此期间,承包商一般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尽量拖到过了“三包”期。过了“三包”期后,虽然厂家也会有各种规定限制,但是承包商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玩着各种猫腻,赚更多的钱。
来源:防城港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