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4日网讯】5月8日晚,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发布微博称,从4月21日起,长安汽车决定企业官方不再称自主品牌汽车,而是改为“中国品牌汽车”,长安汽车成为了第一个“弃用”自主品牌而改用中国品牌这一称呼的中国车企。
做为第一个公开声称中国品牌的车企,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名称的变化,但这背后这蕴含了长安汽车叫板传统自主品牌豪强的真实用意,也表明了长安汽车意图在后合资时代引领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雄心。
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看,六大自主品牌的狭义乘用车占比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上图显示,六大自主车企12年12月--13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占比推移中长安汽车无疑是中国品牌发展最为迅猛的企业,虽然整体占比仅高于上海汽车,但半年度的整体占增长却是六大中国品牌中最快的,和长城汽车成为仅有的2家正增长的车企,长安汽车的增长态势不容小觑。
不仅仅在乘用车销量上,在“得A级者得天下“的A级车市场,长安汽车也对传统豪强形成了强大的攻势,下图显示,在六大自主车企A级主销车型国内销量占比中,长安逸动依然是销量占比增长最高的车型,3.5%的增长比例远高于第二名的荣威350。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是最真实的证据,无论是在国内狭义的乘用车市场,还是在A级车的市场上,长安汽车都成为中国品牌中增长最为迅猛的车企,俨然成为中国品牌最具发展潜力的旗手,这也看出长安汽车改名“中国品牌”的拳拳之心。缘何长安汽车能成为后合资时代中国品牌独领风骚的领导者,这将会是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深入研究的命题之一。
凡事又因必有果,在笔者看来,长安汽车之所以能领跑中国品牌,源于其对自主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对用户体验的一贯坚持。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曾说,“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有且只有自主创新这条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之林,才能真正发展好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长安汽车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科技创新,目前已经建成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实验、驱动系统等14个领域的国际先进实验室,拥有安全碰撞与振动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汽车累计拥有专利5300多项。目前,在国际公认的汽车研发领域292项关键技术中,长安汽车已经掌握了272项。 5300多项、272项关键技术,构建了长安汽车在自出创新领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支撑,也使得长安汽车的研发水平领先于其他自主品牌,成为中国品牌自主创新的标杆,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眼见为实,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动辄对自己的产品自吹自擂,高大全式的夸夸其谈,长安汽车更专注于用户的实际体验和亲眼所见,用事实说话,让用户无障碍感知长安汽车的研发实力和车辆性能。为了让用户直观感知长安汽车强大的研发实力,2013年6月,长安睿骋进驻《拆车坊》,成为“自主品牌第一拆”。
首次拆解自主车型并以现场视频记录,长安睿骋面对的是合资品牌昊锐以及早已是业界标杆的帕萨特。根据拆车坊的报告显示,睿骋的整车焊接工艺领先昊锐,做工和用料不输“雅凯时代”的领军车型凯美瑞;而相比于此前公布的其他车型的综合评分,长安睿骋的得分远高于新天籁与第八代索纳塔并且超过了Polo、克鲁兹等经典车型。
不仅如此,为确保汽车的安全性能,长安汽车研究总院还耗资1.2亿元打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的每一款新车在上市前都要在这个实验室进行至少四五十次碰撞试验,一年撞烂数百辆新车。在这种高强度的试验下,去年,长安逸动成为国内第一款通过新五星安全碰撞的轿车,是得分最高的自主品牌车型。
同时为了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实验室的技术实力,长安汽车每年都会组织媒体和消费者亲自参观碰撞实验室,现场实地感受长安汽车对汽车质量的精益求精,而长安汽车最新推出的《长安汽车开放实验室》全新网络专题,是自主品牌第一次全面直观的向消费者展示长安汽车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的尝试,即体现了长安汽车对自主创新研发实力的底气和自信,同时也彰显了长安汽车对消费者的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为什么长安汽车能领跑中国品牌,为消费者青睐的缘由所在。
2013年1-6月,长安汽车累计产销汽车104.6万辆,同比增长23.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2%,在自主轿车板块,公司继续保持年初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1-6月共销售汽车19万辆,同比增长76%,增速列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