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29日网讯】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今年上半年消协受理消费投诉情况,结果显示,一直备受关注的婴幼儿奶粉投诉量同比翻了一番,在这些婴幼儿奶粉投诉案件中六成是外资品牌。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稳居前列。
据了解,2013年中消协受理的婴幼儿奶粉投诉744件,与2012年同期相比,投诉量翻了一番。婴幼儿奶粉投诉中,超过86%的投诉与质量安全问题有关。与此同时,上半年受理乳制品投诉1051件,同比增长17.8%,其中72.5%的投诉涉及质量安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奶粉进口量增多,问题“洋奶粉”的发现率也在增加。根据中消协统计,针对婴幼儿奶粉投诉案件中六成是外资品牌,实体店、网店、海外代购等渠道都有涉及。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来看,产品质量、合同争议和售后服务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市场良莠不齐。一些通过媒体购物、流动讲座购买的保健品投诉,由于跨地域、涉及环节多、经营者身份不明等原因,投诉纠纷往往难以解决。手机售后服务差仍是今年的投诉重点。上半年,在消协受理的3.2万件投诉中,超过1/4的手机(移动电话机)投诉因售后服务争议而引发,手机售后服务投诉继续保持高发态势。投诉内容主要有:以软件升级掩盖硬件维修事实,不提供维修记录或维修证明;尽量拖延服务时间,有意逃避三包责任;将明显的质量问题说成是人为损坏,或夸大维修问题的性质;部分售后服务条款明显不利于消费者等。
汽车投诉持续增长。与2012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涉及汽车(含零部件)的投诉量增长了28.1%,其中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的投诉量占到近八成。
此外,合同纠纷增速明显,网络购物、中介服务、有线宽带接入成为投诉重点。在网购涉及的合同纠纷中,主要问题是一些网点对于大件商品不按承诺时间送货或安装到位;而中介服务投诉中,承诺容易践诺难成为行业通病;在宽带接入服务中,消费者对花费相对较高的价格却用着相对较低的网速反映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