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8月3日网讯】英国凯特王妃诞下男婴的消息掀起了一股对英国王室探讨的热潮。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编辑奥尔加·哈赞(Olga Khazan) 7月23日在该杂志官网发表文章《英国王室是否值得政府斥资供养?》(Is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Worth the Money?),就王室给英国带来的积极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巨额花销引争议
尽管英国王室已脱离政权,但正如电影《国王的演讲》(King’s Speech)中描述的乔治六世必须在二战前进行全国性演讲以鼓舞国民士气一样,从历史角度来说,英王室可以帮助提振英国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然而,王室每年高昂的花销使其存在的必要性遭到质疑。白金汉宫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英国民众每年要为王室的日常开支负担3330万英镑,而这一数字已比2008—2009下降了24%。一些反对王室的共和党人表示,如果将王室出访和安保开支计入其中,成本将会更高,可能达2亿英镑。反对王室的人认为,政府应将供养王室的巨资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公共事业中去。
不过,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仍有80%的英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认同王室的存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历史学教授罗恩·伯格(Ron Berger)在该校官网2011年4月刊登的文章《英国君主制》(British Monarchy)中表示,英国保留君主制的意义在于君主制像一层烟幕一样,真正的政治精英阶层藏于幕后。王室结婚、生子等新闻则是英国政治阶层通过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展现亲民的一面。
王室存在有利于经济发展
事实上,英国王室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带来经济效益,君主制已成为英国商业和旅游的代名词。英国零售研究中心此前曾预测,以王室为主题的婴儿产品将收获近2.5亿英磅的销售额,全球至少4.8亿人会对这一数字有所贡献。因为,对民众来说,他们回应那些代表喜悦之感的新闻事件的方式是消费。
英国旅游业也是英国王室效应的重要受益者。哈赞在文章中表示,英国王室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发仪式化。英国旅游局的一项报告显示,王室每年为英国带来5亿英镑旅游收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去伦敦塔、温莎城堡、白金汉宫等著名景点参观,2010年赴英旅游的3000万游客中,就有580万参观了温莎城堡。王室的存在使英国成了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此外,王室的各项庆典活动也刺激了英国旅游业的经济收入。
如今,英国王室已成为一种符号性消费品牌。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塞勒·奥特尼斯(Cele Otnes)即将出版新书《王室热:消费文化中的英国君主制》(Royal Fever: The British Monarchy in Consumer Culture)。奥特尼斯表示,英王室已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品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英国,还波及美国乃至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