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9月4日网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60年里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从产品时代过渡到品牌时代。而品牌也一度被业界称为中国本土车企的“天花板”。在通向强势品牌的道路上,中国汽车企业一直在进行艰难的探索。
经过数十载的坚持和奋斗,东风汽车公司用实干和创新,为汽车工业赢得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东风”品牌,从“中国驰名”到“世界知名”,企业形象也由制造型逐步转变为品牌型,这在极大程度上维系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荣耀。如今,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东风公司从战略的高度顶层设计,描绘出了可持续的品牌规划蓝图,向更高目标迈进,矢志将“东风”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品牌。
东风精神铸就品牌之魂——艰苦奋斗打造品牌基因
纵观国际著名汽车品牌,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东风品牌的历史也是一部从艰苦奋斗铸就品牌基因的历史。如今,随着东风品牌走向全球,以东风精神打造的品牌基因正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核心形象代表。
东风的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早期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它的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它为一种精神而生,那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它为一种使命而生,那就是汽车强国梦、民族复兴梦。
带着光荣的历史使命,第一代东风人在偏僻的武当山下开始拓荒。他们用马灯、扁担建起一座汽车城,他们用艰苦创业、自主图强的精神铸就了东风汽车的卓越品质,成为东风品牌核心价值和主要基因。
创业初始,东风人就将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与企业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东风因军车起家,东风品牌也因军车树立。众所周知,军用产品是质量级别最高的产品,世界各国的最新技术,最高质量都体现在军用产品上。东风也由制造军车形成了最高级别的质量意识,形成了以制造最强可靠性产品为核心的东风品牌基因。
战火考验了东风产品的可靠性。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风EQ140、EQ240越野车承担执行最艰苦的战斗突击和物质抢运任务,尽管伤痕累累,但没有一辆车因为质量问题而出事故,被战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
经过战火的洗礼,经过市场的考验,东风车的口碑从此树立起来,从此奠定了东风作为中国最大军车制造商的地位。
2013年,东风EQ240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60年历史风云车型”。
东风140-1,是东风人在艰苦创业年代打造出了另一款经典车型,已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至今依旧家喻户晓。东风140-1,是东风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款中型卡车,树立了东风卡车品牌的第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东风卡车正式登上了创造市场效益、推动国产汽车业高速发展的大舞台。
东风人,把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国魂,融入企业精神,奠定了东风品牌之魂。
对外开放掌握品牌之韵——从“制造产品”到“创造品牌”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制造高地,但同时又是一个品牌洼地。而对于国内汽车企业来说,品牌经营能力较弱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东风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出现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品牌”是汽车强国的主要标准之一。
作为民族汽车工业的领军者,东风公司在拓展经营规模、提升制造水平的同时,一直将创造一流汽车品牌作为历史使命和自身的发展需求,致力于制造型企业向品牌型企业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风开始了全面的合资合作、战略重组。在推动各合资项目战略展开的同时,东风公司坚持保持东风品牌的发展,在与日产合资过程中,与日产股比50:50的合资公司名称仍然沿用原来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名称,商用车继续使用东风品牌,并保留用于某种型号乘用车的权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企业在品牌运营管理上比中国企业有更强的优势和经验。东风公司充分认识到,对外合资合作不仅是引进技术和产品,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和经验。在对外合资合作的过程中,东风公司学习和掌握了国际化的品牌管理知识,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熟悉国际化品牌管理艺术的人才,为东风品牌向世界知名品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东风品牌品质之魂和国际化品牌管理艺术之韵,共同奠定了东风品牌腾飞的基础。
在东风品牌走向腾飞的新的发展时期,东风公司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对自主品牌建设工作从战略上进行了部署。
东风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汽车产业政策作为重要支持,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保持并不断增强自我地位,包括保持和不断强化独立的东风品牌、研发阵地和技术骨干队伍;在强化乘用车业务的同时,打造商用车以及装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使之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大规模展开乘用车发展计划时,坚持主张和推进差异化开发战略,派出人员参与产品开发,坚持各个项目公司的研发机构尽快形成车型开发能力,坚持在各个项目公司的合同章程中,保留发展东风品牌乘用车产品的可能性和空间。
2013年,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沃尔沃集团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重新组建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将使用东风商用车品牌,共同做强东风商用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四十年的造车经验,二十年的合资积累,东风用实力铸造可靠品质,以客户满意成就优秀品牌。早在1997年,“东风”商标在国内汽车行业率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东风品牌被国家商务部授予“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7年,东风品牌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这一中国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
在英国品牌顾问公司BrandFinance公布的2013年度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东风”以2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排行榜31位,蝉联中国最具价值汽车品牌,中国汽车企业仅占据两席,另一家以8亿美元位列49位。
最近,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东风”品牌以507.4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品牌榜的第35位,较上年的品牌价值提升87.2亿元。
顶层设计构筑品牌之真——从“中国名牌”走向“国际知名品牌”
“面对外资的冲击,重新闭关锁国不可能,发动抵制洋货的行动只会保护落后,实施国际化的名牌战略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措施”。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阐述了汽车品牌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东风公司以创造性的顶层设计进行了东风品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包括智慧地整合和设计了东风乘用车品牌,创新性地利用国际资源发展东风商用车品牌,以国际化角度考虑整合了国内资源,为东风产品找到了出海口。
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说,未来东风将实施推进一个可持续的品牌规划:在短期,将打造东风母品牌的知名度;中期,巩固母品牌的知名度,强化子品牌的特征;长期,将形成母子品牌相互支撑的局面。
在东风大自主、大协同、大发展的战略指导下,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东风正式发布了乘用车品牌新的结构设计,将目前的东风乘用车旗下品牌设计为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度3个子品牌,并以东风乘用车品牌统领。通过规划各个子品牌的定位,将子品牌由竞争关系导向大协同关系,三者通过各自的差异化布局,几乎覆盖了中级车各个细分市场。东风风神品牌突出时尚科技的产品优势,为客户打造科技感强、外观时尚、国际品质,领先科技与乘驾乐趣的中高端品牌形象;东风风度品牌突出专业信赖的产品优势,为客户打造时尚运动、充满活力、优秀技术血统,驾驶性能卓越的专业品牌形象;东风风行品牌突出关爱家庭的产品优势,为客户打造温和流畅、宜商宜家、宽敞舒适的高性价比品牌形象。
品牌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基础是技术,在品牌国际化的规划中,技术国际化是一个核心层面。2012年,东风公司收购T Engineering AB公司70%的股权,T公司作为东风公司在海外的第一个研发团队,将为东风大自主事业提供电子控制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快推动东风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提升东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到2020年,东风将继续投入157亿元研发费用。
由产品出口到本地化生产是品牌国际化的另一个关键。
近5年来,东风公司汽车出口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2012年,东风公司出口汽车8.48万多辆,同比增长32.26%,出口量位居行业前列。但东风谋求更远,东风已经在伊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成立了KD工厂或分公司。在巴西、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营销服务网络。
对于雄心勃勃的东风来说,KD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只是初期目标,构建海外资本运营、区域运营中心才是远期目标。经过集团总部的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实施,东风最终将形成十大战略市场,这些战略市场将成为在全球传播东风品牌的主阵地。
全球同步的商品研发、全球化的工业制造模式、健全的海外营销网络、全价值链的海外售后服务平台,这些都是东风战略性“走出去”的坚强支撑。
2012年,东风公司发布了东风DH310海外中期事业计划,提出“战略性融入国际汽车市场、打造国际化的东风”的宏伟目标,为东风品牌化出口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东风海外中期事业计划中,东风商品和品牌战略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在全球形成一个品牌,一个形象、一个声音,把“东风”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东风这种出口模式被业内称为“品牌化”出口,与过去单一的产品输出大为不同。
稳步推进,步步为营。东风将分阶段推进这一战略,逐步从产品营销过渡到产品+品牌营销,最后到品牌营销,分阶段实现海外市场的一线中国品牌、海外市场的第一品牌、海外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等目标。
展望未来,东风公司创造性的顶层设计赋予了东风品牌新的使命和发展方向,正使东风品牌国际化的理想一步步走向真实,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