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公车违规使用,自今年6月起,山东省章丘市给所有公车统一安装车载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统一张贴公车标识,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监管部门和车辆所在单位可随时监测公车所在位置、行驶速度,掌握公车行驶轨迹、停放情况等,并将50余个大型饭店和景点纳入监管区域,公车一旦进入,监控系统将自动接收车载GPS报警提示,确保公车在阳光下运行。
公车私用是今年一个火热的名词,不过,章丘市这个规定会如何执行,笔者存怀疑态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如何让公车处于“透明状态”呢?你如何管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不被关闭、屏蔽以及采取其他方式破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呢?更可怕的是,因为安装了GPS,会不会有官员说,我的行动已有GPS掌控了,到哪都是办公事的呢?这样一来,GPS会不会变成私用车辆的挡箭牌呢?
严禁公车私用,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所明令禁止的,在八项新规大张其鼓、深入人心之际,全国上下狠抓改进作风的关键时期,各地新招频出。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从4月份起,每月曝光违规使用公车的情况。在安徽庐江县,公务车辆从7月上旬开始统一安装北斗卫星监控设备。该设备安装投入使用后,所有公务车辆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在丽江市,在7月15日试点实行公务用车“标识管理”,在车身后部位左右两侧喷上了“xxx公务车”和“举报电话”。
不得不说,各地的举措,让公务车脱下“隐身衣”,接受群众的监督,确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然而,从近来的报道中,公车私用现象仍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还有官员对政策规定置若罔闻,是何原因呢?是制度不健全?还是措施不具体呢?
在笔者看来,都是NO,当前何止是公车私用问题,其他的腐败又何处不在呢?各种各样的规定还少吗,而我们看到的各种规定严格执行的能有几个,多少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重口头、不抓落实、从不执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公车私用也好,其他腐败也罢,究其根源,有几件不是发生在当权者身上呢?而执行制度的又是当权者,党性再要求,民众再期盼,不到万不得已,指望当权者会处理自己,恐怕是笑话。
当前,官员的特权思想、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从本质上讲,是干部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亟需加强道德修养的修炼,而事实上,官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比比皆是,加强党性修炼是一个长久的工程,当务之急,必须以制度管人,必须有人监督,而监督制度更不能成为摆设。公车私用是违法违纪行为,一旦发现,必重处,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只有让公车私用的官员产生畏惧心理,他们才会收起猖狂。
各级各部门,如果真正想将公车管起来,那就将公车信息公布于众,信息公开是所有腐败的天敌,只有将公务车置于阳光下接受监督,才能让公车私用无所遁形。
另外,还应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如今,各地查处的大部分干部违纪、公车私用、公款消费、贪污腐化等都是由民众首先发现,再经过多种形式检举揭发,从而顺藤摸瓜查处出多少重大贪污腐败问题。有人民群众的地方就有监督,加大对群众举报的奖励力度,提高群众监督意识,必是公务车管理的利器。
欢迎与brandjs(中国品牌建设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黄国胜:籍贯江苏,生于70年代,从事多年新闻工作,写过内参,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近年来尤喜时评,几年来,写了一些让自己并不满意的拙作,文章多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法治网、红网、华声在线等,这些都将成为自己永远前行的基石! 联系邮箱:hgs0318@163.com。 (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中国品牌建设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