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了工业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1.0%,1~2月累计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上涨3.8%。因2008年是闰年,2月份29天,按可比天数计算,1-2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5.2%。
据路透社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远低于路透调查中值6.4%;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该数据低于路透调查中值16.5%。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 李晶:
关于工业增加值:2月数据表明,继12月同比增长5.7%,11月同比增长5.4%之後,工业增加值走势正趋于好转.整个工业产能过剩仍令人忧虑,但自去年第四季工业生产活动急剧下降後,去库存化周期或将结束.未来数月,随着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的落实,国内需求将推动工业生产.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高善文:
整体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产生积极效果,企业层面的资金压力也得到适度缓解,这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信号.贷款增长将近1.1万亿元,主要还是票据,而且2月最後一周银行大量发放票据,导致票据贴现利率回调,可见商业银行争抢市场份额的热情,和对政策导向的积极反应.
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低于预期,重工业去库存化的收缩过程中1月底是最严重时期,2月以来有所缓解,因此对于2月经济数据影响最大的是出口.出口压力导致纺织等轻工业大大滑坡,并由此引起上游工业的下滑.
各种数据共同说明,1月底经济活动非常疲弱,但2月数据是否说明回暖,还有很多干扰因素,比如闰年的天数影响,春节因素等.因此目前尚难判断趋势.
--中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何卫江:
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是去年四季度以後的去库存化告一段落以及投资拉动的结果,很难说未来会继续向上走,因为下游终端需求还没有打通,不是有效恢复,可能会出现二次去库存化,经历一个反复过程.
我们的看法比较悲观.四季度6.8%的GDP增速可能不是最低,要看一二季度的投资情况和消费数据.就全年而言,保八目标或许能够实现,但在企业、居民消费层面不是很乐观.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从总体数据看,流动性还是较为充裕,消费零售总额增长非常可观,但实体经济承压依然较大.M1同比增长20.48%,说明流动性释放出来了;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5.2%,在CPI为负的背景下,还出现较大增长,说明实际增长比目前还好;但工业增长值同比增长3.8%,这是偏低,同去年11月、12月相差不大,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提升,说明外贸出口大幅下滑冲销了部分投资效果.
--美林证券驻香港经济学家 陆挺:
工业增加值增速逊于市场预期,对市场将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此前公布的钢材产量和电力供应等数据推测,它理应要好于去年11月和12月份的数据.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为合理,因物价相较去年在不断下跌,所以实际的增速应是微幅放缓了,但仍相对平稳.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仍属较快,因为物价在走低,如果扣除物价因素,零售品总额实际增长15.8%,比去年全年提高1个百分点,也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显示老百姓在物价回落後实际消费能力有所提高.
不过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慢,估计与出口回落,外围环境不景气有关,显示工业依旧在低谷徘徊.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银行信贷增长也很多,且2月发电量也出现正增长,显示经济有趋稳的迹象.应该说扩大内需我们能做的都做了,但外围因素却是无法预料的,至于何时企稳,还要看国际环境变化.
--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 任承德:
市场本来就有预期一季度经济数据比较差,但是从昨日的进出口数据和今天的工业增加值来看,形势糟糕状况还是超出市场预期.昨天股市的下跌,包括今天早上的下跌,应该是反映了大家对经济的担忧.
--西南证券公司宏观分析师王剑辉:
2月新增贷款量是比较惊人的,即使是计入了票据融资,这一数字还是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8,000亿元人民币,说明政府的鼓励力度很大.我们预期,在流动性这麽充分的条件下,未来工业增加值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从整体数据看,经济已经开始回暖,四季度时是底部,去年11月是最低点.我认为经济走势介于U型和V型之间,虽然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但底部基本已形成.
零售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经济下滑对消费的影响还没有充分展现.
表格:2009年2月工业生产主要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