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信报》报道,受惠中国经济起飞,中产阶层日渐增加,推动了奢侈品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毕马威在最新推出的中国零售业报告中指出,受访者平均认出六十四个奢侈品品牌,较二○○六年相同调查多出十二个,反映内地中产人士对国际名牌有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几年,中国消费者收入及零售开支大幅增长。二○○七年零售销售额高达八万九千亿元,较两年前上升一成七。
毕马威于二○○八年初,委托调查公司向中国内地的中产阶层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奢侈品消费倾向的意见,共收回九百零二份问卷。是次调查在中国十五个城市进行,受访者年龄介乎二十至四十四岁,月薪全部在三千五百元以上。
上海受访者认识的奢侈品品牌,高达七十三个,二线城市受访者亦认出六十二个。
毕马威中国零售和消费品业主管戴力行(Nick Denam)表示,“炫耀”是推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消费者希望透过使用有名气的奢侈品,在人群中突围而出,令个人地位得以提升。此外,收藏、追逐潮流及享受,都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因素。
戴力行透露,以信贷方式购物,在美国十分普遍,但中国人消费模式比较传统,习惯「有几多、买几多」,会即时以现金找数。但他指出,调查发现较多年轻人使用信用卡消费,相信信用卡可望于五至十年内攻陷内地市场。
近年愈来愈多奢侈品公司进军内地,被视为奢侈品公司集中地的香港,角色会否被取代?戴力行认为,香港始终是中国对外的大门口。
内地进口税较高、人民币升值,在香港购买奢侈品较内地便宜,可以吸引广州、深圳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