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品牌建设指数到产业品牌建设报告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合规管理
多项能源品牌建设成果集中发布
《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企业品牌建设情况,对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品牌建设的差异;《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分析报告》旨在深入剖析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光伏海”品牌项目旨在引领能源产业发展走品牌化道路;能源行业首个合规管理品牌“国电四合绿盾”为企业的绿色、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多项能源品牌建设成果首次发布。
据介绍,《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发展分会(以下简称“品牌分会”)和北京工业大学品牌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在研究方法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国央企二级企业、地方能源企业、大型民营能源企业共390家进行研究,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品牌建设的差异;在数据来源上,主要采用企业自主填报和综合平台、行业媒体、文献报告、社交媒体搜索及数据估算评估等方式;在指标体系创建上,创新提出能源企业品牌建设“六力”模型,即引领力、支撑力、创新力、保护力、综合实力、传播力,丰富品牌建设内涵;分析390家企业数据,形成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百强榜单,百强企业总体得分为7395分。
《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分别以81.31、81.18、80.70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还分析了26家能源行业央企总公司品牌建设情况,关注母子品牌联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84.14、84.01、83.35位列前三名。
《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分析报告》由品牌分会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发布。该报告共八大篇章20余万字,从多个角度探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历程与现状、总结成就与经验,指出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建议与措施。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为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路径,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为探索能源领域的最佳实践和创新模式,品牌分会组织对“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项目进行研究,深入挖掘能源领域的创新点,寻找并树立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品牌。国家能源集团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作为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之一,是目前全球在建单体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品牌分会从品牌化思维出发,将该项目命名为“光伏海”,通过品牌化命名,建立品牌识别,形成记忆点,建立品牌区隔,赋予项目更多理念内涵、价值属性、品牌联想。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合规品牌“国电四合绿盾”是能源行业首个合规管理品牌。“四合”文化即知合、信合、行合、实合,寓意深远;“绿”代表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盾”乃坚固之象征,代表着全方位的守护。“四合绿盾”形成“感知合规、信守合规、践行合规、落实合规”的辩证统一,为企业的绿色、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