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湖北省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情况,并发布了湖北省域茶产业公用品牌“楚天好”、logo以及全国推广活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党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园园,湖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李云,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介绍了湖北省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情况。他表示,湖北茶产业有三个关键词,即:荆楚茶蕴、得天独厚、唯好唯优。
楚茶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湖北用一抹茶香,展现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这里是茶祖神农、茶圣陆羽的故乡,这片土地早在数千年前,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湖北用一条茶道,展现了链接世界的胸怀,赤壁羊楼洞、鹤峰走马、五峰渔阳关、汉口、襄阳等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各种茶叶从湖北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湖北用一方茶技,展现了“茶和天下”的智慧,2022年11月,湖北恩施玉露、赵李桥砖茶、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与其他41项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项目携手进入人类非遗名录。
作为传统产茶大省,湖北发展茶产业有天时、地利的基础条件,前景广阔。茶叶种植区区位优越。湖北茶区处在北纬30°产茶黄金地带,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全省72个县市区,300多个乡镇产茶,茶园面积达到574万亩,已形成鄂东北大别山、鄂西南武陵山、鄂西北秦巴山、鄂南幕埠山和鄂中大洪山五大优势产区。面积、产量、农业产值指标,始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产业发展底板厚实。全省茶叶加工企业超5000家,是全国少有的六大茶类齐全省份,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省级149家,19家企业入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3年度重点茶企”。品牌矩阵潜力巨大。全省22个茶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恩施玉露获“中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
链长制实施以来,湖北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行动推动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即“茶十条”),坚持向最好的学习,向最优者看齐。湖北茶产业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体系、标准体系、营销体系。一是品牌体系价值持续提升。出台全省茶产业品牌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赤壁青砖茶、宜红工夫茶、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襄阳高香茶”七个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省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2023年,赤壁青砖茶、恩施玉露、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宜红工夫茶等重点品牌价值达到176亿元。二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进茶树品种选育、生态低碳生产技术推广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每年改造高效生态茶园20万亩以上。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制定全省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标准,构建覆盖种植、加工、质量、品鉴等全链条的标准体系。三是营销体系层次更加立体。2023年,湖北成功举办首届楚茶论坛“楚茶杯”斗茶大赛,集中展示全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效。支持赤壁青砖茶、恩施玉露、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在央视投放广告宣传,湖北茶知名度明显提升,茶王获奖产品供不应求。
经充分研究论证,“荆楚茶韵、得天独厚、唯好唯优”这三个关键词中的“楚”、“天”、“好”三个字,充分体现了湖北茶文化、茶资源、茶产业的独特优势。新闻发布会上,崔永红公布,将“楚天好”确定为湖北省域茶产业公用品牌,寓意“产于湖北、源于天然、真于上乘”,并已由省茶叶协会完成商标注册。
这也标志着湖北茶产业品牌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将更加有利引领全省茶产业发展。同时,为了方便宣传推广,对“楚天好”品牌logo也进行了现场发布。logo图形由凤凰、太极构成叶片形,中间的“H”既是“湖”、“好”的拼音首字母,又如长江、汉江、清江在此遇见,共同构成蓝天、碧水、青山交相映汇的美好画卷。
聚力打造省域茶产业公用品牌是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迅速提升“楚天好”品牌影响力,由省茶叶协会主办、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省茶叶学会协办的“楚天好茶沿海行(边疆行)”推广活动也提上日程。 据介绍,活动主题为“楚天好茶 东风万里”,将组建宣传车队,通过沿途展示、重点城市推介等形式,对“楚天好”茶品牌和东风汽车进行宣传。
其中,“沿海行”活动将于4月20日启动,从武汉出发,历时33天,在广州、上海、深圳、杭州等16个沿海重点城市开展宣传推介;“边疆行”活动将于8月中旬,从武汉出发,历时30天,在北京、呼和浩特、西安、乌鲁木齐、昆明等9个重点城市开展宣传推介。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